聞路紅:情懷“治水”
杭商編輯部 2016-12-02 17:55
杭商雜志記者 李 潔/文 徐青青/攝
江陵路88號萬輪科技園,2015年初,聞路紅把杭州路弘科技有限公司搬到了這里——3年之內的第三次搬遷背后,是企業的快速成長,也是“五水共治”的快速推進。
“我想創業要堅持兩點,第一是科技創新,第二是對社會有價值。”2012年,聞路紅在高新區(濱江)成立路弘科技,致力于涂裝前處理節能減排、工業廢水處理、黑臭河道景觀水治理、城市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冷卻循環水處理等市場的水處理和節能減排,將方向鎖定在了節能環保(水處理)。
事實上,對治水情有獨鐘,在這個行業聞路紅已經前前后后干了10年。
到現在,聞路紅的治水情懷越來越深。去年,他將研發方向聚焦到涂裝工業節能減排市場,源頭治水,在尚未被開發領域先聲奪人,找到前途無量的細分市場。
厚積薄發之下,路弘科技在最近接連收到好消息——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入選高新區(濱江)“5050計劃”。創業之初的愿景一步步得以實現,聞路紅說,2017年會是公司的爆發期,而環保這件事他會一直做下去。
與“治水”結緣
如果不是“治水”,聞路紅可能在做什么?
“說不定正在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貢獻呢。”聞路紅的說笑并非毫無根據。
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導師是我國風云二號氣象衛星的副總師陳桂林院士,而他就讀的研究所正是承擔國家航天項目的重要科研機構之一。但在2004年博士畢業之際,聞路紅放棄了留所工作的機會,因為他的心中還有更大的舞臺。
“我更偏向要做產品,要把技術產業化。”創新創業是埋在他內心深處的種子,他之后的每一步都圍繞著這個夢想展開。
聞路紅首先去了一家外資企業,在這份起點不低的工作中,他收獲了開闊眼光和與前沿科技接觸的機會——公派硅谷學習,參與到最前沿的IT硬件技術—新一代GPU技術的研發。而就在“一帆風順”時,他卻選擇了出走。
“我的工作是不是我最感興趣的?”“我能不能為國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呢?”聞路紅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在他看來,外資企業的工作雖然待遇優厚,但研制自主創新產品顯然更具魅力。2006年,他從上海到了杭州高新區(濱江),和“治水”的緣分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各界對于環保的重視也在此時進一步提升,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建立社會化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運用經濟手段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
在產業萌芽的起點,聚光科技向聞路紅拋出了橄欖枝,面對一片藍海的環保領域,聞路紅欣然接受了邀請,加入了當時起步不久的聚光團隊。從研發GPU硬件到“治水”,這樣的跨越,聞路紅卻解釋為“做回了老本行”。“這和我曾經研究的光機電一體化、檢測儀器對口了,在很多領域技術都是相通的。”
或許是有著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在各個領域聞路紅都有游刃有余的駕馭能力。聚光的6年時間,他歷任公司研發部門經理、高級經理、副總監、總監、863項目牽頭負責人、國家環境監測儀器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等職務,回過頭去看這段打拼的歲月,聞路紅重復著“感謝”二字,“感謝公司對自己的培養,感謝公司領導給了自己很多鍛煉機會。因為那段積累,讓我非常了解環保行業,讓我經歷和熟悉了創業這件事。”
2011年聚光上市,上了更大的臺階,聞路紅卻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辭職創業。這一他人看來的意外舉動,卻是聞路紅深思熟慮后的結果。“國家越來越重視自主創新、越來越重視節能環保,在節能環保領域做自主創新一定會有很多商業機會,不管成不成,我想試試看。”除此之外,他“出走”的另一個原因則有些“任性”,他說:“內心深處,我還是愛折騰。”
聞路紅花了一段時間去“休息”,在放下過去之后,用更開闊的心界看待創業這件事。期間,他拜訪了不少前輩、朋友,有人拉著他入伙創業,也有朋友建議他試試互聯網。這些好意,聞路紅卻一一婉拒了:“想自己創業,另外,要選擇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方向。只是為了賺快錢,那多沒意思。”
源頭“治水”
創業之初總免不了探索與嘗試的曲曲折折,這些聞路紅也都經歷了。但為創業尋找方向,他思路清晰——在熟悉的節能環保領域,不與老東家業務重疊,要符合市場剛需。很快,他找到了“水處理”這個細分市場。
為什么選擇水處理市場?聞路紅解釋道,“一是因為水處理的市場很大,是千億級萬億級的市場,成為一個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就可以使企業達到幾十億到百億的規模;二是我們擁有一支很強的水處理專業隊伍,由教授、博士、碩士和一批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構成,在水處理領域具有多年的積累,具有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
一邊創業一邊積累,如今公司聚焦汽車等傳統大制造產業,重點關注涂裝工業中涂裝前處理環節的節能減排。“我們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用戶節省能源消耗,實現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從而減少廢水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針對不同客戶的現場工況、各自的涂裝前處理工藝條件和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需求,路弘科技基于特有的“凈給利”精密工業清洗水處理系統,設計一套適合每個用戶自身需求的節能、減排解決方案,并在應用的過程中提供專家咨詢服務,根據現場使用情況,進行專業指導,優化系統方案運行條件,使方案的運行達到用戶預期的目標。并且,通過不斷創新升級,使用戶可以獲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具體來看,首先,“凈給利”精密工業清洗水處理系統采用純物理的手段來進行水處理,依靠剪切力和分子“內爆”,將大水分子團變成小水分子團,使清洗液的表面張力降低,提高清潔能力,延長清洗液壽命,在較低的溫度下能夠達到較高溫度的清洗效果。相比現有的大多數水處理技術,它是真正的綠色水處理技術。另外,整個系統安裝簡單方便,不影響現有生產工藝,基本免維護,更重要的是沒有耗材,只用一點電,運行成本很低。
如今,這套系統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已逐步顯現。在節能上,使清洗液在低溫下實現高溫條件下同樣的清洗質量,并且沒有生產質量風險,從而節省大量電能或蒸汽能。在節水上,實現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延長前處理槽液使用周期,從而節省水資源。 在減排方面,通過節能節水,減少二氧化碳和廢水排放量,從而降低生態環境壓力,帶來環境效益,實現綠色發展。同時,它提升了涂裝前處理工藝質量和清洗合格率,從而提高整車生產效能。
“通俗一點講就是,我們的解決方案,不僅可以為用戶帶來直接經濟效益,還可以產生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通過汽車生產碳排放模型簡單計算,采用我們方案,生產每臺車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2公斤,節水約50%,同時為用戶帶來可觀的直接經濟效益!”數據顯示,全國一年汽車產量在2500萬輛左右,如果這套系統在汽車行業推廣開來,不僅能帶來100多億的直接經濟效益,還將節省1600萬頓水資源,節省用電21.9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5萬噸。
目前,路弘科技的“凈給利”精密工業清洗水處理系統和解決方案在奇瑞汽車經過一年的應用示范,已經取得成功并被奇瑞汽車正式采購應用。在奇瑞汽車,基于這套解決方案,生產部門已經實現槽液在降低13℃情況下達到原有的前處理工藝質量要求,并且實現槽液延長使用周期超過100%,從而節省下來可觀的能耗費、水費和廢水處理費。聞路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年,一套系統能為廠家節省的生產成本在100萬左右,也就是說,一年多下來,設備的投入就能回本了。”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找到他們尋求合作,吉利汽車(杭州灣)生產基地已經安裝應用,還在推進落地的項目有長安福特汽車、東風汽車、上海汽車、長春一汽……“2017年會是路弘快速成長的一年,產品獲得市場認可,推廣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講究效率的聞路紅甚至把行李箱放在了辦公室,隨時隨刻準備出發在路上。
在濱江成長
“最開始6個人租了80平方米,2014年人多了,換到了200平,很快2014年底又滿,下一步去哪兒比較好呢?就從江北跨江來了江南。”路弘科技成立近四年,每次的成長聞路紅都記憶猶新,總結起來他說,“我是高新區(濱江)培養的創新創業人才,從零開始,一步步發展,感觸很深。”
從最早在高新區(濱江)科創中心孵化,到現在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路弘科技成功“出孵”,成為濱江創新創業的又一典型代表——公司已經申請專利10余項,先后被評為杭州市“青藍計劃”企業、杭州市“雛鷹計劃”企業,水處理設備產品入選浙江省“五水共治”《水利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匯編》。
而作為公司創始人,聞路紅也感受著這個創新之城的活力與胸懷。他和記者分享了入選“5050計劃”的喜悅。“原來大部分人才政策都是針對海外創業者。今年政策變了,國內國外人才一視同仁,為我們這些本土博士提供了同等的機會。”不久之前,2016第二批“5050計劃”名單揭曉——新引進項目110個,聞路紅的創新環保項目也在其中。“這次能享受到‘5050計劃’政策,無論是資金,還是政策,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
層層肯定之下,他的干勁更足了。今年,在涂裝工業節能減排外,聞路紅又找到了新的聚焦領域:“機械加工行業一年會產生200萬噸的廢水,如果處理呢?這正是發揮我們價值的地方。”
2015年,國家出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推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 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治水”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與此同時,“五水共治”行動在浙江全面鋪開,喚醒了更多人的環保意識,實現青山綠水成為大家的共同心愿。聞路紅在其中疾行,要做“治水”先鋒,為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今日頭條專題報道:
http://www.toutiao.com/a6359438605609369857/